航空障礙燈LED困局
- 發布者:admin
- 發布時間:2014-05-29
- 點擊數:
LED困局:政府補貼超企業利潤
目前中國LED 產業主要依靠政府補貼生存,產品性價比嚴重失衡。無署名網絡文章質疑本報11 月20 日,一位要求匿名的媒體記者告訴《中國企業報》記者,當天接到“神秘人物”電話,希望能有償宣傳有關LED 產業的正面信息,多位媒體記者相繼拒絕。隨后,一篇無署名文章《專家呼吁媒體理性報道LED 產業》見諸網絡。文中指出,記者就近期個別媒體報道的《多地強制推廣LED 產品被指將引“行業災難”》采訪了數位專家,專家們紛紛指出,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的引導和扶持,也需要媒體的客觀真實報道。為更加客觀報道LED 產業現狀,《中國企業報》記者希望能了解文中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,但因此文無作者署名、無專家實名而作罷。與此同時,《中國企業報》記者發現此文以“11 月20 日,在清華大學舉行的中英戰略性新興產業研討會上,LED 成為中英兩國戰略專家討論的熱點”為導語,記者查找了“中英戰略性新興研討會”的相關資料。在“清華大學電視臺”查到的相關視頻顯示,11 月19 日,清華大學確實舉辦了中英戰略研究會。
從人民網獨家稿庫中查到,會議由中國工程院、英國皇家工程院和清華大學主辦,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承辦,研討會為期兩天,中英兩國院士圍繞《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》、《英國的創新政策》等進行專題報告,并就“生物工程”、“新能源汽車”、“先進制造”、“能源技術”等領域開展深入研討。并非如無署名文章所指“LED 成為中英兩國戰略專家討論的熱點”。曾是英國照明行業從業人員的溫慶(化名)在接受《中國企業報》記者采訪時明確對“LED成為中英兩國戰略專家討論的熱點”說法提出質疑。他透露,目前英國并無成熟的LED 產業經驗。政府補貼誘發企業投資沖動公開資料顯示,今年年初到11 月10 日,上市的LED 企業有7 家,股價全部大幅下跌,跌幅從20至65不等。7 月3 日,瀕臨退市風險的廣鋼股份亮出了2012 年LED 行業補貼第一大單——獲2 億元財政補貼。7 月11 日,科技部網站發布了《半導體照明科技發展“十二五”專項規劃》。該規劃要求,到2015 年產業規模達到5000 億元,將培育20—30 家掌握核心技術、擁有較多自主知識產權、自主品牌的龍頭企業,扶持40—50 家創新型高技術企業等。
8 月24 日,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發布2012/2013 年度半導體照明產品財政補貼推廣專案(室內照明產品——LED 筒燈、反射型自鎮流LED 燈)以及(室外照明產品——LED 路燈、LED 隧道燈)中標入圍結果。據報道,為實施“十二五”節能減排計劃,國家自2009 年開始對LED 照明行業補貼有增無減。2012 年5 月,廣東省人民政府提出,3 年內在全省公共照明領域全面普及LED 照明產品,帶動LED 產業在2015 年實現年產值5000 億元以上的目標。來自廣東科技廳的數據顯示,2010年以來,廣東財政投入專項資金13.5 億元,引導企業和社會投入配套資金近60 億元。從報表資料中可以看到,上市公司三安光電三季度利潤6.67 億元,補貼高達3.28 億元,占第2 頁 共2 頁比近半。無獨有偶,德豪潤達今年中期凈利潤為1.2 億元,政府補貼就高達1.5 億元之多。巨額的補貼令相關企業投資沖動不止。
三安光電決定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63 億元投資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蕪湖光電產業化(二期)項目和安徽三安光電有限公司LED 應用產品產業化項目,目前,該公開發行股份事項已上報中國證監會,尚在審批之中。據業內人士介紹,目前,LED 核心技術——芯片技術主要被美國控制,一部分掌握在中國臺灣,中國內地則主要是LED 代工基地,珠三角是應用市場較大和中下游企業的聚集區,但無法掌握核心技術而致LED 照明產品性價比失衡仍是LED 產業的硬傷!吨袊髽I報》記者在中國照明學會官方網站——中國照明網上查到一則消息:據中國臺灣媒體報道,11 月21 日,臺中市議會建設都發水利委員會刪除“中央”補助LED 路燈的新臺幣7900萬元預算,LED 亮度及耐久不足是最大問題。臺中市議員李中表示,LED 路燈的散熱不易且亮度不夠,目前約每50 公尺裝設一盞鹵素路燈,若改為LED 路燈,必須每20 至30 公尺裝一盞,亮度才足夠,增加路燈座的密集度,勢必引起民眾反彈。LED 路燈的造價約4 萬元,散熱問題還沒解決,所以基板容易脆化,只有5 年壽命,而傳統路燈每盞造價只要4000 元,LED 路燈雖然節省了部分電費,但整體而言并沒有比較省錢。
本文源自http://www.luckyagr.com.cn/xwdt/396.html,轉載請注明出處。
(責任編輯:航空障礙燈http://www.luckyagr.com.cn)